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不消费,不买房,不生育,这届年轻人让专家急了

时间:04-22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68

不消费,不买房,不生育,这届年轻人让专家急了

银行利率下降了,吸引的存款却变多了,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?不久前央行公布数据,一季度吸收住户存款新增9.9万亿,比去年同期增长2.08万亿。与此同时银行的存款利率持续下调,四大行带头地方银行跟进,几乎全部下降15个基点。明明存银行的收益变少了,为什么大家还在拼命存钱?01.要搞清这个问题,必须先明白当下究竟谁在存钱。因为银行有保密条例无法获得确切数据,但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合理推测。国统局数据显示:2023年全国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895元,人均消费支出6738元,相减等于2157元,再除以三个月等于719元,大致可认为这个数字即为中国人每月实际存款均值。换句话说,每月存款高于719元的,恭喜你在中国排上游,而低于719元的,可能未达到大多数国人存款水平。而一季度新增住户存款9.9万亿,方便计算看作10万亿,中国一共14亿人,意味着每人一个季度存7000元,一个月存2300元,这个数字远远高于719元的中值。所以结论显而易见:一季度能存9.9万亿的主力客户,绝非一般工薪阶层,至少是中产以上的富贵阶层。另据第一财经统计,2022年中国人均存款排名榜中北京、上海一骑绝尘:分别为26.84万和21.26万,浙江江苏与山东与之相差10万元断档,而贵州与西藏人均存款只有4.24万和3.73万。可见,支撑起中国存款数据的大头是前排富裕阶层。02.现在问题来了:疫情刚刚结束,各行百废待兴,为什么富裕阶层的存款会猛增?再退一步,他们为何宁愿存着吃越来越低的利息,也不愿意投资增值?当一个地方的经济疲软,按照现代货币理论,国家可以通过放水的途径刺激生产与消费。再辅以凯恩斯理论,政府加大对实体投资,最终实现经济振兴。但疫情爆发之初,摩根大通金融分析师提出了值得担忧的经济“K型增长曲线”:随着国家投入越来越多的钱进入市场,会首先流向掌握社会经济引擎的私人公司和巨富阶层。然后因为种种原因,这些钱无法继续流向下层民众,流通管道就此堵死。于是富者愈富,穷者愈穷,社会财富反映在坐标系上,便是一条K型曲线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数据显示:疫情以来我国财富基尼系数上升到0.704,前1%的居民拥有全社会30.6%的财富。(数据来源:新浪财经任泽平团队)好巧不巧,为促进经济恢复,自去年起我国开始超发货币。仅仅一季度就有10万亿货币投入市场,保守估计市场已经增发20至30万亿货币。用一句话概括:国家印发的天文数字货币流不到真正需要的底层手里。于是在“K型增长”模型下,富人财富指数级增加就不足为奇了。那么富人为什么宁愿存银行,也不愿意投资了?答案在于没有高回报的投资空间。中国最能吸收资金的金融市场,一个叫股市,一个叫楼市。股市就不提了,3000点保卫战打了几十年,现实中见过很多炒楼暴富的,你见过几个炒股暴富的?至于楼市,十年前或许真是投资洼地,但放在今天又是暴雷又是烂尾楼,谁敢下注?前一段时间恒大外债还不起被迫重组,甚至打算向天再借3000亿,这显然不是投资的好去处。有人说投资实体经济。诚然实体很重要,但它最大的问题是见效慢,周期长,热钱很难有动力投资;如果有一天热钱大量入场实体,搞不好目的是为了骗取补贴。另外,我国外汇管控在各种意义上都相当严格,这固然一方面阻止了资本出逃,却也在另一方面限制了民营资本的境外投资。上一个跑外国大手笔投资的叫王健林,买了一堆电影院和文化产品,结果亏钱,当国家下场调查万达资金动向时,“首富”立马变“首负”。因此对富人来说,不是他们不想投,而是没地方投,不敢投。虚拟经济投资暴雷,实体经济收效缓慢,对外投资重重受阻,所以他们宁愿存银行,也不愿意拿出来扩大生产。03.众所周知,经济发展靠三驾马车拉动:投资、消费和外贸。当银行里的存款变多,一定对投资和消费端造成重大影响,经济发展放缓肉眼可见,所以不少人在网上呼吁:求求你们别存款了。然而通过上文分析,现在一个基本的事实是:底层没钱花,上层没处花。这说明两个问题:第一:财富分配出了问题;第二,社会经济发展信心不足。虽然财富分配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问题,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缓解矛盾:西方国家提出的方案是绕过巨富阶层全民发钱,比如英国疫情期间每人每月最高补贴标准2500英镑(约合人民币20000元);德国则是一次性给自由职业者15000欧元(约合人民币11万元)。而根据胡锡进的说法,我们反对全民发钱,因为这会引起通货膨胀和养懒汉。但是,当整个社会的财富出现停止流动态势,当天文数字的资金在银行系统空转时,对全社会经济的伤害无疑比通货膨胀和养懒汉更糟。最后是经济信心问题。在过去三年,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;却付出了无比沉重的经济和社会代价——扩张的基层,坍塌的企业;因为各种原因笔者无法展开说太多,只想强调一点:唯有相对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,才能培养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企业,才能让人重拾对未来的信心。我们总不能一边对现实问题熟视无睹,一边拼命叫大家花钱。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奇葩要求,可能实现吗?作者:金陵风语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